邦爾骨科持續引進人工智能“骨科機器人”,助力骨科發展

來源:三壇醫療科技【搜狐】     發布日期:2021-03-24     瀏覽量:4957

導讀:源網頁:https://www.sohu.com/a/456674860_120871841
傳統的骨科手術,靠的是醫生的臨床經驗,手術過程不但復雜,而且精度難以把控。如何打破這一瓶頸?

1.jpg

20213月15日,智微天眼骨科手術機器人正式落戶邦爾骨科旗下嘉興邦爾骨科醫院。嘉興邦爾骨科醫院利用新的技術,順利為兩名患者實施了在“智微天眼骨科機器人”的輔助下的骨科手術。這是嘉興市首臺,邦爾骨科第三臺手術機器人。此前,邦爾骨科醫院集團旗下的杭州余杭邦爾醫院已經引進杭州市首臺天璣機器人,標志著邦爾骨科邁入智能化、精準化、微創化的機器人手術新時代。


點擊播放視頻


3月11日,付阿姨慕名來到嘉興邦爾骨科醫院,告訴醫生,“3年來曾多次脊柱骨折,導致腰背后凸起,做過兩次椎體成形手術。1年前勞累后突然疼痛難忍,當時并沒有太在意,但是最近這一周腰臀部陸續感覺劇烈疼痛,活動受限,晚上睡覺也睡不安穩”。付阿姨通過檢查后,以1、外傷性脊柱后凸 2、腰椎椎管狹窄收入。趙凱院長和骨科朱科林主任立即展開討論,最后為付阿姨制定手術方案——“智微天眼骨科機器人”輔助下完成“胸腰椎后路截骨矯行+減壓融合內固定術”。


3D可視化骨骼模型1111111.jpg
3D可視化骨骼模型

4444.jpg

今天是手術后的第四天,朱主任查房時表示:付阿姨狀態非常好,術后出血很少,幾乎無痛感,下肢運動感覺功能正常。


點擊播放視頻


為什么手術需要機器人輔助?

趙凱教授介紹:脊柱退變、脊柱骨折是骨科臨床常見病,術中需精確定位,置入螺釘,對病變部位進行外科治療。傳統手術方式大多依靠醫生的經驗進行、精確度較低、還極易損傷病人的血管和神經、手術難度較大、定位不精準且手術耗費時間較長。

1616545784445693.png智微天眼機器人精準定位病灶

“智微天眼骨科機器人”通過骨科大數據,它實現三維可視化重建骨骼模型、人工智能規劃手術路徑、人工智能精準放置等關鍵技術,并將精準手術、智能化手術和微創化手術完美結合,并能幫助醫生更快地進行精準定位病灶和輔助醫生合理規劃手術切口位置和大小,同時減少患者的創傷以及傳統手術反復透視的輻射量,大大縮短了手術時間,降低手術并發癥,也為患者帶來了福音。




什么是智微天眼機器人?


據介紹,機器人導引手術的優點是微創、精準,由于不需通過反復透視,病人會受到更少的放射線輻射,術后病人康復也更快,可早期自主活動,減少了長期臥床并發癥,大大縮短了病人住院治療時間,降低病人經濟負擔。該手術機器人系統共由三大模塊部分組成:“天眼”模塊、“超腦”模塊、“智手”模塊。


2222.jpg


超腦:3D可視化骨骼模型

可靠性強:實時匹配術前規劃與術中患者體位信息。

精準度高:精準實時反饋術中內植物3D位置信息。

輻射低:僅需極少C臂機透視次數。


智手: 可配合"天眼"或"超腦"使用

智能三維手術導引功能:采用六軸導引臂,具有優化的運動控制策略及關節力控制技術,在碰到障礙物時自動停止運動,避免醫患損傷;穩定性好,便于操作。

智能激光定位及導引功能:系統配置了微型安全的激光發射器及智能定位軟件,可模擬C臂機X線軌跡,術中隨時定位操作點。


天眼:實現病灶靶點快速,  5s完成精準定位

直觀便捷、手眼協調:激光直示病灶,醫生注意力無需在手術視野及監視器上來回切換。

1次透視、全視野定位:僅一次C臂機透視,激光可對透視范圍內任意目標進行定位與導引。

1次透視、激光體表投影:僅一次C臂機透視,醫生可利用激光將體內骨骼輪廓。





上一篇:專注骨科護理醫療服務,「邦爾骨科」完成近3億元D輪融資 下一篇:邦爾骨科完成3億元D輪融資 返回媒體報道
欧美丝袜办公室系列brazzers|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无删减|日本久一卡二卡三卡